05:08
6月24日11时,市民期待已久的苏州市轨道交通1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11号线是中国国内首条应用全自动驾驶技术的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该线路建成通车,实现了苏州与上海轨道交通线网的“无缝衔接”。正值端午小长假最后一天,新开通的11号线吸引了苏沪两地众多市民乘坐体验,纷纷点赞换乘便捷高效以及高科技。
国内首条全自动运行的市域轨道交通线路
(资料图)
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全长41.25公里,设站28座,西起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站,与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换乘,东至昆山花桥站,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换乘。 全程运营时间约为57分钟。
轨交11号线是苏州首条全过程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建造和视频集中云储存技术的轨道交通线路,是中国国内首条应用全自动驾驶技术的市域轨道交通线路,采用了最高等级(GoA4)的全自动运行技术,属于最高级别的无人驾驶的轨道交通线路。列车具备多种“智慧”功能,集车辆实时监控、远程控制、故障诊断、健康管理、检修管理等多项设备技术创新功能于一体。
在建设过程中,充分采用BIM技术,实现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施工、智慧化运维的新应用和数字化管理新模式,自主研发“环切式”隧道设备,攻克多重难题。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线路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为未来的城市交通发展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技术支持,彰显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工程”应有的实力。
苏州轨交11号线列车除了延用5号线对外开放式的驾驶室,还对车厢内紧急报警器也进行了优化升级,在保证乘客与工作人员双向语音互通的前提下,增设摄像头装置,并拍摄画面联动至地面CCTV工作站,通过“声音+图像”的方式,更利于乘客快速准确地做出预判,提高现场应急情况下的处置效率。
记者在11号线车厢里看到,苏州市民孙先生站在开放式驾驶室,一边认真注视着列车向前运行,一边拿着手机拍摄。“无人驾驶还是非常稳的,真是高科技!”11号线科技感满满,让他为家门口的智能轨交十分自豪。
苏沪轨交“牵手” 长三角进入“地铁同城”时代
苏州轨道交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陆文学介绍,11号线是长三角一体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示范性工程,也是国内首条与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联接的线路,线路连接着苏州、昆山、上海,11号线的开通将缩短苏沪之间的时空距离,大幅加速城际间人口、资金、技术等要素流动,更好地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和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
67岁的姜冠兰是上海嘉定人,前几年在昆山花桥买了房子,但也会经常回嘉定老家看看。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开通当天,她兴奋地乘坐了苏沪双11号线回家。“就在花桥博览中心那边,以前是上海地铁转苏州公交,比较费时间,现在两地地铁直通,地铁换乘直达家门口,真是太方便了!”
姜阿姨激动地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其实在前几天11号线开展“万人试乘”活动时,她参与体验了一番。“11号线转3号线,可以到苏州中心、金鸡湖景区游玩,非常方便!现在正式通车了,有时间我就可以随时来苏州玩!”
在昆山花桥工作的苏州市民孙女士家住在苏州工业园区,也在首日迫不及待地和家人一起体验了一番11号线。“非常方便,听说接下来11号线还会和3号线贯通,那我可以直接家门口坐地铁去上班了,不用再担心开车早晚高峰会堵车,地铁上还能休息。”
来自上海的杨大爷乘坐11号线准备去苏州古城区逛逛。“换乘非常方便。两地联通了地铁对我们老年人来说非常方便,想来苏州自己就能坐着地铁来了,两个城市感觉就跟一家人一样。”
记者看到,11号线站台门上方的线路图已经增加了3号线的线路信息。目前,苏州轨道交通集团正在加紧研究11号线与3号线贯通运营方案,预计2023年年底将会实现贯通运营。届时,11号线与3号线两线贯通运营,苏州市民就可以切身感受到“轨道上的苏州”在不断提速,更好地实现上海苏州同城化与苏州市内全域一体化。
苏沪市民纷纷打卡体验 直呼无感换乘便捷
随着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的开通运营,花桥站无感换乘通道也正式启用,苏州、上海两个跨省的轨道交通系统实现深度互联互通,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苏州轨道交通运营公司11号线运营事业部副部长赖一鸣介绍,苏沪两地乘客只需使用“苏e行”或“Metro大都会”App乘车码,无需二次安检、刷卡及扫码,即可通过无感换乘通道,从苏州任意一个地铁站进入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并出站,充分感受“同城化生活”的简单和便捷。
虽然24日当天下了一整天的雨,但依然抵挡不住苏沪两地市民赶来乘坐11号线的热情。早晨8点半,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11号线首末站昆山花桥站,便看到不少市民冒着雨赶来等待“尝鲜”乘坐体验。
“今天11号线开通第一天嘛,正好是小长假最后一天,带孩子坐地铁去上海逛逛。”苏州市民黄先生带着8岁的女儿体验了一番苏沪双11号线,表示换乘非常方便。“以前去上海基本是自己开车,但经常会遇到堵车,现在地铁直通就非常便捷了,还不用考虑停车问题。”
增加智能信息屏 PIS屏幕显示车厢拥挤度
记者现场看到,这条全自动运行的线路除了有众多颜值颇高的轨交站台外,还拥有不少科技与创新,增设车控案综合显示屏智能监视、门禁出入状态监视、车站15分钟客流显示等多项功能,提升了乘坐舒适性和人性化服务水平。
在11号线站台门上方多了块显示屏,区别于传统乘客信息系统的悬挂式站台屏,设备不再使用支架悬挂,而是使用长条屏嵌入站台门顶部,避免了支架悬挂设备存在的安全风险。根据运营需要可显示车厢客密度、列车到站时间、首末班车信息、卫生间位置等信息,向乘客或站台人员提供多媒体动态信息服务,实现信息交互与信息共享。
在屏蔽门上方增设列车信息显示屏,显示车厢拥挤度信息;全线各站配置IBOM(自助客服终端),站台综合信息屏增加导引和查询功能,为乘客进站、导引、购票、乘车、出站提供顺畅的出行体验。
11号线站台还安装了综合资讯屏,向乘客提供周边信息、线网地图、站内导航、首末班车等交互式信息查询服务。
此外,11号线列车在头尾两端设置了逃生门,逃生门配有紧急解锁装置,并具备乘客报警功能。在遇到列车区间迫停时,可以通过解锁逃生门向两端疏散,比传统列车增加了新的通道,为乘客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多重保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陶善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