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新能源发展的沃土。近日,由三峡集团牵头建设的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也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从种草种树再到“种”新能源,我国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沙漠治理提供了一个全球样本。
走,去沙漠里“种”新能源。如今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已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2021年10月12日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我国正式提出将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大力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其中,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总规模达到4.55亿千瓦,相当于20座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
植被稀疏、人烟稀少、沙土飞扬、气候恶劣,沙漠通常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怎么突然成了新能源的福地?“沙戈荒”地区虽然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挑战,却是实实在在的能源绿洲。我国“沙戈荒”地区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该类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拥有大片生态红线区以外的未利用土地,国土空间资源丰富。据测算,如果我国荒漠化面积的1%用于新能源发电,其装机容量将超过目前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集中连片规模化的新能源开发也有利于发挥规模效益,进一步降低项目的单位开发建设成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除了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在“沙戈荒”地区大力发展新能源还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一方面,可改善沙漠生态环境。光伏板可以遮蔽阳光,减少地表水蒸发,显著降低风速,这些可帮助地表植被恢复,新生植被反过来促进地表固沙保水。现有实践表明,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探索开展风电光伏治沙、防风、固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有利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另一方面,可带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大基地项目可结合当地资源精准定位,优选产业发展方向,构建新能源发电、生态修复、帮扶利民、生态旅游、荒漠治理等多位一体的循环发展模式,拉动经济创造就业。
由于“沙戈荒”地区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的独特性,规模化开发新能源遭遇了不小挑战。挑战一,项目开发成本显著上升。“沙戈荒”地区建设条件复杂,对相关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光伏系统成本增加10%以上。项目运行期间需要实施高频次的光伏组件清洗工作,运维检修难度较大,进一步增加了项目建设和运维成本。
挑战二,并网消纳条件亟需落实。“沙戈荒”项目场址远离大型城市负荷中心,造成了供电地区与用电负荷中心之间的错位,由于新能源外送通道、调峰资源有限、配套电网规划建设滞后,影响了项目顺利推进。此外,新能源项目用地涉及面广,手续繁杂、用时较长、办理难度大。
挑战三,新能源开发企业生态治理经验欠缺。我国“沙戈荒”生态问题长期存在,原因复杂,治理难度较大。开展生态治理是一项长期、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更需要专业化的治理技术和丰富的治理经验。国内新能源开发企业在新能源项目规模化开发建设方面具有经验优势,但生态治理经验相对缺乏,尤其在核心技术方面尚需积累和突破。
“沙戈荒”大基地项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唯有克服以上困难,才能避免能源绿洲的宏大愿景沦为海市蜃楼。面对“沙戈荒”复杂的生态环境与建设条件,应加快推动适应复杂环境的更先进、更高效、更经济的设备研发和改进,有效降低项目整体建设成本,提高安全耐用性。改变传统运维模式,实现自动集中式电站运维管理模式,推动降本增效。研究差异化开发治理方案,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特点,总结板下、板间经济与生态治理融合发展模式,在保障新能源项目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地质环境稳定、土地复垦利用、生态功能改善等目标。
针对消纳难题,应加快布局和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有效增加电力系统灵活性措施,保证项目消纳水平。完善政策机制,适当降低大基地项目跨省区通道输电价格,激发中东部地区绿色电力消费需求,提升大基地项目落地电价在受端区域的市场竞争力。针对用地问题,可建立差异化的大基地开发审批机制,进一步明确复合用地政策及未利用土地政策,为大基地项目开发提供绿色通道。
来源:经济日报
责编:张妍頔
关键词:
生态环境
发展模式
海市蜃楼